建行(亞洲)人民幣理財調查發現
近 6 成受訪香港市民為未有投資更多於人民幣感到可惜
受訪者普遍對人民幣產品了解不足 渴求專業人民幣理財意見

「建行(亞洲)人民幣理財調查」調查顯示,面對人民幣過去 3 年的升值,接近 6 成
受訪香港市民對於未有投資更多於人民幣產品感到可惜。
調查亦發現,雖然受訪者普遍認
為人民幣將會繼續升值,亦打算增加投資於人民幣,但只有低至約五分之一人認為自己對
人民幣產品熟悉,反映專業人民幣理財及投資建議的需求非常龐大。
中國建設銀行(亞洲)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郭珮芳(右二)、首席市務總監吳秀慧 (左二)、投資研究及策略部主管方俊祥(右一)及尼爾森總監陳健鴻(左一)今天於 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建行(亞洲)人民幣理財調查的結果。
中國建設銀行(亞洲)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郭珮芳(右二)、首席市務總監吳秀慧
(左二)、投資研究及策略部主管方俊祥(右一)及尼爾森總監陳健鴻(左一)今天於
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建行(亞洲)人民幣理財調查的結果。
普遍人為未有把握人民幣升浪感到可惜
此調查由建行(亞洲)委託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於今年 5 月份進行。調查發現, 面對人民幣
在過去 3 年的升值幅度,58% 受訪香港市民同意「面對人民幣過往 3 年的升值,我當初應
該投資更加多於人民幣」,而選擇不同意的受訪者比例僅佔大約 10%。自從中央政府於
2005 年推進人民幣匯改以來,人民幣顯著升值,市場數據顯示,由 2010 年至今年 5 月底
為止,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已升值超過 11% ,但顯然大部分受訪者覺得未能及時把握人民
幣過去幾年升浪帶動的投資機會。
人民幣繼續升值已成共識
調查同時顯示,人民幣繼續升值已是受訪者的普遍共識,無論是較短期的 12 個月內,
還是較長遠的 3 至 5 年內,均有約 8 成受訪者看好人民幣的前景。短期而言,更有大約
三分之一(31%)的受訪者相信人民幣在未來 1 年內會升值逾 5%。
鑑於大部份人都同意人民幣將會持續升值,所以不少受訪者亦同意應該在資產組合中加入
人 民 幣 資產 。 調查 中有 53% 受訪者 認 為 投資 人 民 幣可 以 有效 達致 資 本 增值 的 目的 ,
亦有 54% 人認同一個優越的投資組合應該包括人民幣資產。
人民幣存款需求僅次股票
調查結果亦顯示,受訪者在考慮未來 12 個月會選用的銀行產品和服務時,港股是最受歡
迎的工具(42%),而人民幣存款(包括定期存款)緊隨其後,進佔第 2 位(41%)。此外,受訪者
對人民幣債券的投資意欲(19%)亦高於港元債券(17%),反映人民幣債券市場在本港仍有不
少發展空間。
調查亦發現人民幣產品的滲透率已超越其他外幣存款。受訪者之中,分別有近三分之一
(32%)和四分之一(25%)擁有人民幣儲蓄和定期存款戶口。擁有其他外幣儲蓄和定期存款戶
口的受訪者則有 23%和 7%。
僅約五份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熟悉人民幣產品
雖然受訪者對持有、投資人民幣的興趣很大,但僅有 23% 的人認為自己熟悉人民幣產品,
顯示大部份受訪香港市民對人民幣理財投資的認知仍然不足。正因如此,調查發現,希望
獲得專業理財顧問提供投資人民幣產品建議的受訪者接近 4 成(38%)。
截至2013年4月底,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經已有6,772億,可見人民幣產品市場潛力相當
龐大。有見及此,建行(亞洲)由2011年開始以「人民幣理財專家」的市場定位,致力發展
人民幣相關業務,全面輔助客戶掌握人民幣理財機遇。
中國建設銀行(亞洲)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郭珮芳表示:「這項由我們委託尼爾森進行的
調查,不僅讓我們更了解本港市民對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和需要,亦使我們確信大眾
對人民幣資產管理的需求殷切。我們喜見市民對人民幣產品的的需求持續增長,相關產品
亦日益普及。我們會緊守「人民幣理財專家」的角色,主動滿足客戶的理財要求,解答他
們各項疑問,讓客戶享受人民幣理財帶來的資本增值機會和便利。」
於今年 6月份,該 行 先後隆重推出 多種人 民幣產品,包 括 「人 民幣出糧增值 服務」 、
全港首張「建行(亞洲)八達通銀聯雙幣信用卡」及人民幣結構性存款。「人民幣出糧增值
服務」之客戶可於出糧戶口自訂每月人民幣自動兌換金額,屬全港首創,新客戶由即日起
至2013年8月31日止選用出糧增值服務更可尊享高達5%人民幣定存優惠年利率1,方便客戶
捕捉人民幣升值潛力;而「建行(亞洲)八達通銀聯雙幣信用卡」融合了信用卡及八達通
之功能,為客戶帶來生活便利及多重中港跨境消費禮遇,客戶更可享「每程2港元乘車
優惠」(高達350港元之交通費回贈2);人民幣結構性存款更提供特優年利率,讓客戶坐享
人民幣創富潛力。